3月15日。
自10号出门玩了婺源、万年、武夷山之后,本准备打道回府了。只因在到车站的路上聊起,临时起意去了玉山。
步二话不说,方向盘一打去了玉山。
第一个意外,发现这边的国道修得很好,以前没见过这么好的国道。
风景也很好,而且随时可以停车赏景,这是高速不能比拟的。
第二个意外:重车不少。
原来,为省钱,这些车改走了国道。——这可以苦了镇民们哪!
第三个意外:一路景色很美!
过了灵溪、沙溪,以及广丰的湖丰,发现一路的油菜花特别美。这次旅行,本是因专程去婺源看油菜花而引发的。但同行的旅友——上海的吴、汤和上饶的张、李——皆未能领略到的,被我赶上了。十分的快意顿时汹涌,——哈哈,好在去玉山,不虚此行哪!

赶紧停车,国道的优越性再次得以体现。
这里的油菜花不但开得热烈,开得艳丽、开得齐整——这才叫开花哪,一丛丛,一簇簇,一片片竞相怒放,放得肆无忌惮,放得妖冶乃至放荡——而且个更高,杆更壮,枝叶繁茂,像一片森林。
跳下大路比试了一下,1米7的个头进去,像钻进了青纱帐。
在婺源,常见姑娘们大妈们在花地里照相,那花最多也就齐胸,应景做个“她在丛中笑”自然不成问题。但在这不行,肯定被淹没了,笑也白笑!
——差距太大了!不但色彩差距大,而且个头也差距大。如果说名声鹊起的婺源油菜花像越南女子,那么这名不见经传的玉山油菜花就像是乌克兰姑娘了!
进了县城,82级学生已在候。吴提议带我去一个说是我应该会感兴趣的地方:玉山考棚。并说这考棚有“江南第一考棚”之称。
以前来过几次,没听说过!
当然,也可能行色匆匆,根本无暇提及。
一进考棚,果然非凡,颇有些惊讶、震撼之感。
一条天井式的长长的甬道两旁,两幢长廊式建筑相向而立。每幢建筑中间又一分为二被墙隔开,成为两排并列的考场。每排考场,再隔成25间约4-5平方米的小间,这样两幢四排25间,一共就有100间考房,可供100个学子同时进行考试了。
古代有100个考位的考场,是够大的了。
而且,古代的考试,比现代的考试似乎更为严格、规范,有公信力。
下面是整体格局:两幢——
左幢的背面考间——
右幢背面的考间——
共有两道大门,据说有重把守。
整个考棚,不知当时需要部署多少握刀持枪的卫兵。
第二道大门向内看——
四位曾经的考生合个影——
这是第一道大门——
第一道大门朝内看——
背对大门,右侧的古大街——
左侧的古城墙——
古城墙的东门。
城墙有些矮,许是曾经折除过一部分。不过,能保留城墙的基座就很不错了!
据说,这是明代古城墙。
紧贴城墙的,就是这护城河了。
这河对于上饶人来说再熟悉而亲切不过了,它就是信江。
沿江的整治工程正进行之中,据说要打造成沿江公园。
以后,这儿相当于南昌的秋水广场吧?
尽管是上游,水量仍很充沛。尤其是这水坝,在中下游是看不到的,除非是现代工程拦河坝以资以电。
玉山城外这坝,应该有些年头了。看不出功能,或者水车水碓早已拆除,或者仅仅是为了蓄水?
然后这湍急的水流让人印象深刻。
而且,这江水清澈见底。居住下游的我,儿时曾经的河水记忆,只是在这儿才得以唤起、重现。
据说这儿原来有浮桥。
浮桥,原来弋阳、贵溪,包括上饶市,我都走过。但现在,信江上还有没浮桥,已经不敢确认了。
至少,我没有再看到过。
所以,在赣州,在潮州,那儿的浮桥让人浮想联翩。
古城墙上的沟槽历历在目。那是升降闸口的通道。
古城墙上,已成菜地——
在当天微信中我曾写道:
城外水滔滔,城头菜花香。考棚出来沿古街穿过明代古城墙即到城外护城河。赣东北随处可见的红石砌成的城墙依水而筑,河水清澈见底哗哗流淌奔腾不息,儿时熟悉的信江只是在这里才重见它昔日模样。弋阳的城门城墙早已了无踪影,这儿城门的依然清晰可见。只是城墙己成空中菜园,青菜油油,油菜花黄。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种一些菜蔬不但美味而且怡情。玉山古城墙,古朴沧桑而又春意盎然!
再回首,玉山古城头。
再留影,38年前的老考生。
饶同学把我带到了这条街。
步同学开车到了中餐处。
城外聚会,与步、钱、吴、饶同学合个影。
评论